迎辉将逐步淡出增亮膜生产,转型其他产业,也是继嘉威之后,第二家宣布退出增亮膜领域的中国台湾企业。
在LCD产业当中,获利率zui高的既不是大家熟知的面板厂商,也不是驱动IC业者,而是隐身在面板里面的光学膜厂商。
迎辉科技是中国台湾*家以自有技术,实现LCD光学膜量产的公司,公司拥有一百多项光学膜产品、设备、技术等相关,产品适用于各种尺寸的背光模块,应用于各种液晶显示器,如智能型手机/平板计算机、数位相机/摄影机、桌上型计算机/监(分隔符)视器,液晶电视……等等,可有效提升照明辉度、均匀度及影像对比度。
曾经一度因产品价格比3M更便宜,迎辉的增亮膜还打进韩国面板厂的供应链,并吸引三星等面板厂采用,甚至,3M还因此在韩国提出侵权的诉讼。
为解决侵权的问题,迎辉指派麦建进(出身于奇美电的研发工程师)到韩国协助处理,官司打下来的结果,迎辉有一项产品胜诉,一项败诉,麦建进便建议迎辉停用侵权的产品,另外设计新型的增亮膜与3M竞争。
除了光学膜技术外,公司还已成功量产ITO触控透明导电膜、硬化膜、防爆膜以及成卷式触控模块等光电膜材类相关产品,应用于各式消费型电子产品。
近两年来,迎辉积极转型,凭借着过去在开发ITO及光学膜产品时已建立真空溅镀及精密涂布的相关技术资源,成功开发出量子点膜技术,并建置了10万平方米的量子点光学膜产能,未来将视市场状况扩充产能。
据悉,迎辉量子点光学膜从2017年第3季开始出货,并送样给中国台湾、日本、大陆面板厂和系统厂认证中。
迎辉虽是有意退出增亮膜市场,却也在转型其他光学膜产品,相比起来,嘉威则是相当于退出了整个光学膜市场。
公开资料显示,嘉威增亮膜占营收比重的8成,至于其他2成则是代理与模具的加工收入。
由于增亮膜本业不佳,加上业外还有子公司的亏损要认列,在双重压力下,嘉威自2010年起就开始亏损,短期内要转亏为盈有困难,因此嘉威于2016年9月1日因公司接受整并,经营权变更,目前营业项目即将停止。
有业界人士指出,嘉威已将公司的「壳」卖给一家传产公司,另外,还有可能会出售公司生产线给大陆业者,也就有了“嘉威不敌大陆光学膜厂商杀价竞争,选择退出光学膜市场”的说法。
近几年,大陆大举扩张TFT-LCD面板版图后,许多厂商积极投入上游材料的生产,再加上地方政府土地与资金的支持,投入光学膜领域,着实让日韩等企业捏了把汗。
微信公众号
扫一扫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