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输液作为注射剂的一个重要分支, 通常是指容量≥50ml并直接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液体灭菌制剂。大输液产品按其临床用途可分为5类:体液平衡型输液、营养型输液、治疗型输液、血容量扩张用输液和透析造影用输液。
目前在我国市场上大输液存在的主要包装形式有:玻瓶、塑瓶、软袋三种,软袋按使用材质又可分为 PVC 软袋和非 PVC 软袋(PP/PE)两种,不同形式输液产品优缺点比较如下:
玻瓶包装由于其历史悠久、 稳定性好、 医护人员使用习惯且价格低廉等原因,仍然是目前我国大输液产品的主要包装形式。
塑瓶包装随着国内塑瓶生产设备及配套的灭菌、灌装设备的国产化,其生产成本逐渐降低,加之运输方便等原因,逐渐成为输液包装的主流方式之一。
非PVC软袋包装材料技术安全、有效,全封闭式输液避免了二次污染,符合药用和环保要求,是大输液包装技术主要发展方向。
国家发改委发布的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(2011年版) 》中,也将输液用聚氯乙烯(PVC)软袋(不包括腹膜透析液、冲洗液用)列为应立即淘汰的落后类产品。
非PVC包装膜,主要适用于软袋输液类药品包装、医药无菌包装、器械包装、食品包装、高阻隔性产品包装等,在医药、食品和军事上均有广泛的应用,也可以替代一些民用产品现在所使用的材料。其具有以下一些优良的性能:
热封性:热封范围很宽(130~160℃)、热封强度高(≥40N/15mm)。
透明度好:一般生产出来的薄膜雾度小于8%,经蒸煮后变化很小,雾度小于10%。
耐蒸煮:可耐45分钟以上121℃蒸煮杀菌。对于需蒸煮(121℃蒸气杀菌)的薄膜,无论流延法还是吹塑法都必须选用耐蒸煮级的原材料。非蒸煮级的材料蒸煮后会导致薄膜变硬、变脆及产生白化现象。既影响薄膜的外观又会导致袋子的耐冲击性和抗压力严重下降,无法达到检测标准和使用要求。
强度高:具有抗冲击,耐穿刺的特性。包装好的输液软袋,能经受3米高的坠落试验,在平地上可经受一个人(50kg)的踩压而不破损和变形。
生化惰性:膜材生化惰性,对水蒸气、氧气和氮气的阻隔性能好
用于输液产品包装的非PVC膜,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I类药包材,使用的原材料均为无毒、无嗅、无味的聚烯烃等,符合严格的药用材料标准,采用多层共挤工艺,不使用粘合剂和增塑剂,用后处理对环境不造成污染。薄膜在一万级净化区(局部百级)内生产,采用双重盘绕的方式进行收卷,可保证与药品接触的内表面紧密贴合,有效地避免了产品后加工及运输、储存时二次污染的可能性。
多层共挤膜输液用袋在注射时不需要补充空气,无需引入外界空气,直接利用大气压缩袋体,排除输液过程中出现空气栓塞、空气污染、*消除二次感染危险,而且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、无毒副作用、质量轻、密封性好、运输方便、使用后环保可降解,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。
山东新华和湖南千山、北京双鹤、长沙楚天科技等国内众多药机生产厂家具备生产出高品质的集印刷、制袋、灌装、封口为一体的全自动化输液软袋灌装生产线后,各大药厂均将非PVC软袋(灌装生产线)做为输液产品包装的。我国输液产品软袋灌装生产线所需使用的非PVC薄膜以进口聚烯烃料为主,货源主要来自北欧化工、利安德巴赛尔、韩国晓星、韩国LG、新加坡TPC等。
多层共挤输液用袋的膜材类型
近年来,发达国家输液产品普遍使用多层共挤膜输液用袋。自2002年,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注册多个多层共挤膜输液用袋。
多层共挤膜输液用袋的质量要求
为了有效地加强对药包材产品的质量控制,便于药品生产企业的使用,国家在参考中国药典、欧洲药典和德国标准DIN58363-15:1996的基础上,按照中国药典编写格式进行起草了多层共挤膜输液用膜、袋质量标准,收载于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标准汇编(第二辑)》。
多层共挤膜输液用袋生产用料具有严格的药用质量标准,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粘合剂和增塑剂。而且不管是三层共挤膜输液用袋还是五层共挤膜输液用袋,其内层材料无毒、惰性、具有良好的热封性;外层材料机械性较强,可以清晰印刷。
多层共挤膜输液用袋与大输液剂的相容性
有研究将多层共挤输液用袋与玻璃输液瓶及PVC复合膜静脉输液袋与输液的相容性进行研究,结果表明多层共挤膜输液用袋与大输液剂相容性良好,具有较大的应用开发前景。
多层共挤膜输液用袋的生产工艺
多层共挤膜输液用袋的膜通常使用多层共挤吹塑工艺生产。将各种特殊功能的聚合物在适宜的条件下经多台挤出机挤出,通过环状模头形成膜泡,由水浴或冷风环进行骤冷,经过气泡稳定装置和人字板后进行收卷。在挤出成型过程中,筒膜内部充填洁净级达到了一百级的过滤空气。有的产品还需经过射线辐射进行交联。大折径的筒膜还需要经分切工序分切,形成“双辐膜”,经过特殊的包装保证膜表面的洁净度、无菌性,能满足输液袋的各种要求。
多层共挤膜输液用袋的生产工艺流程大致为膜卷材固定下料,除静电及真空除尘,印刷产品名称及规格,拉膜且热封合,打制吊孔并切割成形,真空吸料转运,软管与软袋定位热合,制成软袋。然后,至充填机灌装药液。
多层共挤膜输液用袋的缺点
玻璃瓶和塑料瓶都能直立于加药时比较方便、稳定性好。而多层共挤膜输液用袋平躺于加药台上,加药液较前两者不便。可以使用的输液架,将多层共挤膜输液袋放在架上后再加药。
多层共挤膜输液用袋的膜材和设备价格较高,其成本较玻璃瓶或PVC软袋等高,对我国“低水平,广覆盖”的基本保障制度有一定考验。
多层共挤膜输液用袋的应用是发展的必然趋势,是积极与进步的表现,临床使用起来比较安全可靠、省时省力,值得应用与推广。
微信公众号
扫一扫加微信